• 注册
  • 中国易学 中国易学 关注:641 内容:651

    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应该怎么读?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超典 > 解密易学 > 中国易学 > 正文
    • 中国易学
    • LV7
      VIP5
      ⚔ 管理員

      《皇極經世書》爲邵雍所作,邵雍是北宋理學家、象數之學的代表人物,邵雍是一個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之年以成爲一個曠世“奇人”,不僅在于他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也不僅于他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主要的則在于他依據《周易》和世傳《河圖》、《洛書》,撰寫了一部曠世奇書《皇極經世書》創造出一套推演和解釋自然變化、曆史演進、人事興衰、社會台亂的理念和方法。

      《皇極經世書》對于沒有易學基礎的人來說,就跟看天文一樣茫然。其書章節分觀物内篇,外篇,音律,還有對諸如河洛,先後天八卦,易經六十四卦,方圓圖,心學等各種學術的解釋。觀物篇從五十一章開始,因爲前面五十章篇幅都是一些圖表,數字,符号,諸如下面圖片這種。現代出版的書籍,500頁,圖表能占個400多頁。所以說對一般人來說就很難看懂。

      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应该怎么读?

      那麽這本書要怎樣才能讀懂?

      除了需要具備一些基礎的易學知識外,你還要把各個章節的目的和内容重心搞清楚。

      一、觀物内篇重在建模

      觀物内除了前面的圖表外,其它内容的重心在于:建立一套萬物歸類模型,同時創造符号,比如元會運世,日月星辰、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太柔太剛少柔少剛、水火土石、雨風露雷、走飛草木、耳目口鼻……

      将萬物用符号進行歸類,之所以看的迷糊,是因爲我們從小到大已經習慣了用數字去表示分類,對于文字類的多了就會感覺糊塗,因爲文字有不同的含義在裏面。所以當你一邊要記住文字名詞時,一邊閱讀理解時,就會吃力。

      從天體模型的符号不斷層層遞進,最後到了人體模型(耳目口鼻),再由天體的運動規律,到諸如河洛,六十四卦,方圓圖的排序規律,最後再回歸人類社會。由易象到易數,最後到易理。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層面進行闡述。

      觀物篇絕大多數的篇幅都是在進行這這種歸類模拟。

      二、元會運世的原理

      既然是以天道、地道證人道,于是必須将時間周期放大,制定“日、月、星、辰”的符号,配“元、會、運、世”,将元會運世與時間和空間周期相配。

      于是:

      1元=12會(配對1年12月)
      1會=30運(配對1月30日)
      1運=12世(配對1日12時辰)
      1世=30年(周期嵌套,重新回到大循環)

      最後以1世配30年,重新回到1會30運的模式,循環繼續下去。

      這樣一來,元會運世就結合時間和空間,成爲了一個大周期的模拟:

      1元=12會=360運=4320世=129600年
      1會=30運=360世=10800年
      1運=12世=360年
      1世=30年

      1年=12月

      1月=30日

      1日=12時辰

      既然是将時間和空間的模拟符号放大,那麽其目的就是想用來表達更大的時間,也就是說可以把曆史上萬年等遙遠的時間套進模型裏,那光有元會運世粗略的符号表達還不夠,繼續制定符号。

      年月日時有現成的四柱幹支表達,元會運世也必須分配。

      12月分配12地支符号,同理,12會分配地支符号。一元的十二會用十二地支表示如下:

      子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冬至和小寒;
      醜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大寒和立春;
      寅會表示二十節氣的雨水和驚蟄;
      卯會表示二十節氣的春分和清明;
      辰會表示二十節氣的谷雨和立夏;
      巳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小滿和芒種;
      午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夏至和小暑;
      未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大暑和立秋;
      申會表示二十節氣的處暑和白露;
      酉會表示二十節氣的秋分和寒露;
      戌會表示二十節氣的霜降和立冬;
      亥回表示二十節氣的小雪和大雪。

      這樣地支和節氣便自動分配進12會。

      繼續:

      1會等于30運,分配幹支,現成的表達方式有六十甲子,于是以對數的形式,從夏至和冬至兩節點進行分配,即甲子和甲午。

      每會的三十運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

      子會的三十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醜會的三十運: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寅會的三十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卯會的三十運: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辰會的三十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巳會的三十運: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午會的三十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未會的三十運: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申會的三十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酉會的三十運: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戌會的三十運: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亥會的三十運: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而12會自然又可以與六十四卦進行配對,舍棄四正卦,用六十,從冬至、夏至起節點:

      子會是複卦、頤卦、屯卦、益卦、震卦。
      醜會是噬盍卦、随卦、無妄卦、明夷卦、贲卦。
      寅會是既濟卦、家人卦、豐卦、革卦、同人卦。
      卯會是臨卦、損卦、節卦、中孚卦、歸妹卦。
      辰會是睽卦、兌卦、履卦、泰卦、大畜卦。
      巳會是需卦、小畜卦、大壯卦、大有卦、夬卦。
      午會是姤卦、大過卦、鼎卦、恒卦、巽卦。
      未會是井卦、蠱卦、升卦、訟卦、困卦。
      申會是未濟卦、解卦、渙卦、蒙卦、師卦。
      酉會是遁卦、鹹卦、旅卦、小過卦、漸卦。
      戌會是蹇卦、艮卦、謙卦、否卦、萃卦。
      亥會是晉卦、豫卦、觀卦、比卦、剝卦。

      這樣,元會運世,年月日時便與幹支、節氣和六十四卦建立了聯系,再利用六爻中爻變的方式,将大時間周期不斷縮小,一套完整的大時間周期模型便建立了。数字的推演中,很多为“加一倍法”,而杨雄的《太玄》为“加三倍法”,白话文也就是说:二进制和三进制。

      所有的建模方式和原理,在其後的方圓圖、河洛圖、先天後天圖中都有說明。

      三、各章節的内容重心

      1、觀物篇前50章

      幾乎都是圖表,時間,符号等,這是邵雍利用其建立的模型,在結合已知和未知的時間和曆史事件進行記錄。很多人看不懂這些,是因爲沒明白其模型的建立方式。

      開物和閉物時間在其後先後天圖中有介紹,在音律章節也有介紹,夏至太陽出寅入戌,寅戌各半,用寅到戌,爲開物。棄亥子醜,爲閉物。并且文中附有原理說明。

      将具體時間與模型建立上聯系,必須選取一個“天象”時間點,進行對應。選取的時間爲公元前2357年,以堯于公元前2357年建元,歲次甲辰。五星連珠定甲子,這也是古書中記錄的爲數不多的天象。所以可見在古代的典籍中,形成了共識。對于堯登基的2357年建元,隻會是上下波動,而範圍在這個時間點。

      時間點對應之後,定“午會”,開始拓展其它節點,依次制定出了前五十章的各個表,以及簡略曆史事件,其方式爲記錄,并非預測,這點需要明确,未知的遙遠時間,以符号的易象和預測的知識進行延伸。

      2、觀物篇51-62章

      這數十篇章主要是上面說的,将萬物進行歸類建模,并分配符号。其次序是由天到地,再到人。由天理,地理,再到人理,進行配對和延伸。

      比如日月星辰 – 元會運世 – 太陽太陰少陽少陰 – 太柔太剛少柔少剛 – 水火土石 – 雨風露雷 – 走飛草木 – 耳目口鼻,最終配對到了人體。

      再依據所配對原理,進行兩兩組合論述。

      3、圖表篇

      這些篇章有很多圖表,有河洛,先後天圖,方圓圖,八卦圖,大衍之數,周易理數等等,一一作了一個詳細的介紹,并配上原理解釋。

      精華在這些圖表的解釋當中,元會運世的建模原理,也在這些圖表的解釋當中。

      同時,對易經的六十四卦的排序,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說明,其演變的方式,表達的方式,以及與日地月運動的對應,都進行了說明。

      不少人以爲搞懂了元會運世的數學表達方式,就認爲看懂了皇極經世書,這是可笑而片面的,你隻是搞懂了其中的易數的演化方式,象數理中,隻明白其一,而且還不知其内易數制定緣起。所以算不得明白,就算你搞明白了數字的規律,你也發明不出來計算機,兩碼事。

      象數理占,我們還沒說“占”,依據元會運世的建模方式,大周期不斷拆往下分爲小周期。

      1會=30運=360世,1運=12世=360年,360年繼續拆分,“會”中已包含六十卦,所以對應着卦數,比如現在處于大過卦,利用其内六個爻的爻變,即陰變陽,陽變陰,将六爻劃分時間節點以及變爻,拆分成每爻360年。360年的每爻繼續拆分,還是利用變爻的方式,這樣每爻細分爲主管60年。當然,你要想的話,還可以繼續拆分到10年。

      這樣每一年就對應一個“卦”了,比如2022年“既濟卦”,那如何預測呢?看“既濟卦”上面大周期的卦,再利用六十四卦的爻辭,發揮易象的聯想功夫,進行附會。這是其用于預測的一種方式。

      至于說每個年代是否發生的事情真的與數字規律完全對應上,首先:會有一個大緻上的對應關系,這是易數的作用。其次:準确時間會呈現一個上下浮動的狀态。然後:邵雍本身就是記錄,也不算是預測,和《推背圖》、《馬前課》一樣,後人發揮強大的想象功夫,任何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都可以對應上,不信大家可以試試。

      中國傳統文化大部分分支都可以與這幾個圖表對應上,皇極經世書中介紹了圖表的變化規律,但是其本質原理有部分也隻是以變化的規律來代替。

      4、音律篇

      音律的表述在觀物篇前五十章中,也基本上是一些圖畫符号。其表述的方式,首先建模,創建符号,然後就是表述。

      邵雍本身也是個通曉樂理的行家,在《律呂聲音》中,邵雍把聲音分爲“十天聲”與“十二地音”,根據“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太剛”、“太柔”、“少剛”、“少柔”最後組合出“30270”個音素。這實際上是一種嚴謹的針對音域的科學研究方法,可以稱其爲“大數據研究”,隻不過邵雍一個人把這事幹了。

      由“音律篇”中的制定原理說明,可見音律本身就能用時間和空間的符号,即幹支來表達,所以在古代音律與其它學術都可以存在交集,這也是爲什麽黃帝内經中多次把人體的模型與音律建立聯系。

      5、心學篇

      皇極經世書的心學篇,可以說是“集前人之大成”,因爲是建立在“易象”和“易數”的原理之上進行論述的。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專門講“道理”,還有“道理”的來源。

      6、觀物外篇

      觀物外篇基本上是前面内容的總結,而且稍微側重于“易理”的闡述,據說是邵雍弟子門人記錄的。

      上面就是《皇極經世書》的大體總結,以及如何看懂這本書的方式。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做任务
    • 发布内容
    • 签到
      繁體
      客服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