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學宗師李虛中病逝後,李賀請韓愈為李虛中撰寫墓誌銘《殿中侍御史李君墓誌銘》,韓愈作為鐵粉,自然不吝筆墨。
揮筆寫道:“李虛中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幹,相生勝衰死王相,斟酌推人,輒先處其年時,百不失一二”。
清代學者在整理《四庫總目提要》時,從《昌黎文集》稽出此篇,也直言李虛中推命“百不失一二”。另據余嘉錫(見《四庫提要辨證》)等學者證,李虛中於命術,造詣甚高,能發前人所未發之奧秘。
既然李虛中的推命術如此奧妙精準,為何其命書不被後人推崇?
其論命之法也如曇花一現,難以尋覓傳人。想要探清這些問題,還得從傳世文獻說起。
李虛中出身名門,乃北魏侍中李沖的八世孫。不僅如此,他學業有成,貞元(唐德宗年號)十一年考中進士。可在牛人扎堆的大唐盛世,這些事成績並不出眾。真正讓李虛中聲名大噪的,也並非其作《李虛中命書》,而是大文豪韓癒的那篇墓誌銘。韓癒的名號,響徹大唐,毋庸多言。
作為引領文壇風向的大家,韓愈也喜為人師。韓愈《師說》就擺明了一個師者的態度與職責。
何謂傳道、授業,解惑?
說白了,搞學問、寫文章都要敢於質疑,敢講真話。所以“李虛中最深五行書,為人推命百不失一二者”。之說出自韓愈之筆,誠然有理可據。說有一回,韓愈將跟隨裴度平淮西吳元濟,不知此行妥否,遂請李虛中算命,結果與預見完全吻合,故韓愈認為,李虛中的命術神準。
我們現在能見到的,關於人們對李虛中及其命書的評價,大致如是:“李虛中創‘三柱’論命法,以年柱為主,參看六十甲子取像。因李虛中沒有考慮到時辰對人生信息的影響,故徐子平、徐大升撰《淵海子平》,完善其論命之法”。真是這樣嗎?其實,持此觀點的命學研究者或愛好者,或許沒有讀過《李虛中命書》,更沒有探清韓愈為李虛中撰寫墓誌銘的時代背景。
人云亦云,一傳再傳,“李虛中論命不知日辰”的說法便廣為人知。
加之近人治命學,大都宗徐子平,故“李虛中論命不言時辰”之說似乎已成定論。很多運用徐子平四柱論命模式者,大都沉溺於技法層面,也少有人注意到徐子平本人對李虛中的評述。徐子平等在《淵海子平》一書明確指出:“予(徐子平)嘗觀唐書所載,有李虛中者,取人所生年月日時干支生剋,論命之貴賤壽夭之說,已詳之矣”!
可見,李虛中論命並沒有忽略日辰(日主),不僅如此,李虛中論命很重視胎元。
《李虛中命書》中就有:“四柱者,胎、月、日、時。”準確地說,李虛中創“五柱”論命之法,即胎、年、月、日、時五柱。從表面上看,徐子平等人的四柱論命模式,切換了李虛中以“年柱”(一柱)為主的論命之法,開啟以日元為主,兼看年月時合看生剋制化的論命新路徑。
可問題是,既然李虛中論命可以做到“百不失一二”,那徐子平等人繼承就完事了,為何要刪減,還要更新完善。為何在改善後的方法,準確度卻有待商榷。
原因在於,徐子平四柱論命與李虛中的“五柱”論命不屬同一體系。
李虛中論命兼看星象(星命之術),只可惜,他沒有將此妙法寫入命書,故此法隨他絕塵而去。而子平論命,果斷拋棄星命之法,只論及日主強弱、十神、六親組合等。單從理論上看,子平論命之法貌似無懈可擊,實則“偷梁換柱”。
徐子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省力。星命之術,涉及命宮、星位等要素,排命盤就很麻煩。其次,除了皇家貴族與士族階層,對老百姓而言,能記住自己出生年月就不錯了,哪裡還會記錄自己孩子出生那一刻的天象。
綜上可知,李虛中精準的論命之法沒能很好地傳承,是因為它高高在上,而徐子平的四柱命理更接地氣。
我們以星命所引,星曆七政四餘經律為例,這一套體系,既要確立星曆的值年、月、日的星宿,也要推算日月五星運行的赤經宿位,還要參看鬥歷與地支對應宮位等,操作流程繁雜。如摻雜節氣等,並研究無法接觸、無法控制的天體,非專業人士,很難蒙混過關。所以,子平之術鎖定四柱,刪減星命之術,選擇性地繼承前人的命理成果,成就了一批命學家的同時,也為許多江湖術士賞賜了飯碗。
李虛中論命注重胎元(受孕的月份),是因為星命之術(觀天象知天命)的關鍵,就是要知道某人出生時刻或受孕之時的“天象佈局”。
要知道一個人誕生或其母受孕時刻,就要敲定其時日月、五星在黃道十二宮間的位置,依此推算七大天體在黃道十二宮間的佈局,即所謂星命術。
星命之術起於星占,並藉鑑了西方天文學的一些理論,七政四餘之“四餘”(紫炁、月孛、羅睺、計都),便是中西天文學交流的例證。同樣地,也可引用西方的星座理論推日辰,如某人只知道出生的年月日,不知具體時辰,便可用星座星位的一大堆理論(含性格等)來反推。
也由此可見,東西星命理論之關聯。
星命之術的源頭在星占,星占學有軍國星占,也有生辰星占學。
軍國星占佔大事,如《漢書·天文志》所載:“漢元年十月,五星聚於東井,以歷推之,從歲星也”。生辰星占兼顧個人,生辰又被稱為天宮圖星占學。故某人出生或受孕時刻的天宮或天象,對此人的健康狀況、性格、財運、事業等或多或少有影響。
在古代,星命之術僅是貴族才能掌握的。兩漢以後,天文學被皇權嚴密控制了,民間基本上不能進行研究。時間一久,據天星具體位置而推算命理的星命術在沒有官方支持的情況下掉隊了,出現了錯宮失度、變得越加離譜。
不過唐代是個例外,星命術在士大夫及文人圈子流行過一陣子。從《李虛中墓誌》即可看出韓愈對推命之學的讚賞和崇信。韓愈也曾作《三星行》,詩中言道:“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角,箕張其口。牛不見服箱,鬥不挹酒漿……”。從詩文中可以看出,韓愈也對自己出生時刻的天象有探究。
蘇東坡也是星命愛好者,他研究發現,他的生辰與韓癒的有些相似,即見月在箕,生平也多遭是非。用時尚的話講,他倆都是摩羯座。故東坡說:“吾生時與退之相似,吾命在牛斗間,其身宮亦在箕,鬥牛宮為摩羯,吾平生多得謗譽,殆同病也。”杜牧也曾找占星師做過一次諮詢。其文自云:“餘生於角星,昴畢於角為第八宮,曰疾厄宮,亦曰八殺宮,土星在焉,火星繼木星宮。”
占星師曰:“木在張,於角為第十一福德宮,木為福德大,君子無虞也”。這些都是古人研究天星命理的實例,大量的例子說明,天星命理費時費力。觀歷像日月星辰,定七政四餘的宮位行度,這比單一地推算八字複雜許多。所以說,子平論命之法擁有實施與推廣的適宜土壤。
李虛中的星命之術並非一時之興趣,而是命理學發展之必然。
當天文曆法、干支喻象、陰陽五行、星占等理論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碰撞出火花來。天才的使命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它們串成一套法則。至於李虛中擅長的天星命術今已失傳,但也可從《李虛中命書》窺探一二。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韓愈撰文的《李虛中墓誌》碑,刊刻於唐元和八年(813年)。碑文說李虛中生活的時代,盛行煉丹之術,士大夫們都希望長生不老,李虛中也不例外。墓誌稱李虛中在蜀中做官時,得到了一種用水銀煉黃金的秘方,李被此方所惑,終因背部的毒瘡發作,不治而亡。然碑文卻說,李虛中或有先知,託夢給韓愈。故碑文說:“山者艮,艮為背,裂而流赤黃者,疽像也,大還者,大歸也。”
總之,天星命術成過往,子平命書引風尚!假以時日,隨著星曆的普及,有些東西或許還能再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