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傳案例:鄭公子曼滿
春秋時期的鄭國隻是中原小國,夾在楚國和晉國之間,兩頭受氣,勉強在兩個大國間維持生存。
但早期的鄭國其實是個厲害角色,是周天子留在身邊保護自己的幾個國家之一。
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少數民族入侵,鄭國被迫和周王一起來到中原。外來戶沒能站穩腳跟所以才經常被欺負。
但作爲追随國有個特殊待遇,可以去周天子身邊做官。當時鄭公子曼滿,拿不定主意是否能去,咨詢伯廖:得豐卦化離卦。
《左傳·宣公六年》伯廖論鄭公子必死:
鄭公子曼滿與王子伯廖語,欲爲卿。伯廖告人曰:“無德而貪,其在《周易》豐三之離三,弗過之矣。”間一歲,鄭人殺之。
二、卦象、卦辭、爻辭
1、卦象
「豐」字意涵就豐富:
①繁體豐字:豊,引申爲豆子成熟,飽滿
②豐滿,成熟
《詩經·國風·鄭風·豐》: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2、卦辭:
豐(豊,卦型似豊字,表成熟,豐滿):亨,王假(親臨)之。勿憂,宜日中。
《彖傳》: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象傳》: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緻刑。
3、爻辭:
初九:遇其配主(配爲妃,表示妻子),雖旬(十五天)無咎,往有尚(賞賜)。
六二:豐(裝好)其蔀(讀部,棚,引申爲席子),日中見鬥(酒食)。
往得疑(前往不要遲疑),疾(快走)有孚(俘獲),發(明亮)若(的樣子),吉。
九三:豐其沛(讀配,通旆字,指幔帳,遮窗戶),日中見沬(昧,昏暗)。折其右肱(胳膊),無咎。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鬥。遇其夷(受傷,表示有人來給男主治傷),主(主人,指這個男主人)吉。
六五:來(到來)章(美好。指客人,嘉賓),有慶(舉行慶典),譽(得到贊譽),吉。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窺,看)其戶,阒(空且安靜)其無人。三歲不觌(讀迪,相見),兇。
坤卦、謙卦、大有卦和既濟卦,雖然都講圓滿,但其實有區别:
*坤卦強調自給自足,不去侵略别人,這是「種什麽因得什麽果」式的圓滿;
*大有卦更多強調富有,強調的是結果;
* 謙卦講發展到極緻開始走下坡路,強調的是頂點;
*既濟卦強調的是各得其位:在最合适位置,做合适的事;
*豐卦強調的是不圓滿狀态(常态)能否适應。